理工科技学院两位教师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近日,2026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公布,北师港浸大理工科技学院杜新炜博士与王晨豪博士申报的面上项目成功获得资助。

项目简介:

互联网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推动数据中心光互连单波长速率向 1.6 Tb/s 快速演进。高阶调制格式凭借高频谱效率,成为 1.6T 光互连的核心技术支撑,但受光电器件带宽限制及多种信号损伤影响,64 阶以上的调制格式尚未商用,亟需研发适配的相干接收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依托申请人前期研究基础,本项目聚焦高精度、低功耗、高鲁棒性 DSP 算法研发,重点攻关全局最优自适应均衡、动态相位恢复及相位参考误差下高效信号检测三大关键算法。项目旨在突破调制阶数受限瓶颈,实现基于256-QAM的1.6 Tb/s 高速光互连,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为相关标准制定及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项目简介:

过去算法理论分析的主流方法是最坏情况分析,但这种分析方法往往过于悲观,常导致无意义的界限或不可能性结果,难以反映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实用的有效算法应运而生。近年来,大量研究尝试结合两者优势,通过机器学习对未知信息的预测来指导算法设计,催生了“学习增强算法”这一新兴领域。本项目聚焦于组合优化中多类问题的学习增强算法与机制设计,探索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提供的预测信息改进传统算法与机制的性能。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省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认定的省级最高自然科学类项目,其设立旨在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此次两位教师成功获得立项,充分展现了理工科技学院教师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扎实能力,也是学院长期重视科研建设、积极优化学术生态的成果体现。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拓展学术交流资源,为教师创造更优越的科研环境,全面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 | 理工科技学院